预防病毒性肝炎,疫苗接种是关键
来源:急诊重症科 宁更献发布日期: 2023-03-17
2023年3月18日是第23个全国爱肝日。在众多肝病中,肝炎对人体危害较大,若得不到有效的治疗,会演变为慢性肝病,甚至造成肝硬化、肝癌等,肝炎预防,是人们较为关心的话题。而肝炎的预防,其中最有效的一个方法就是注射肝炎疫苗。那么,疫苗分哪几种?又该如何科学接种?市五院医疗专家为您详细介绍!
专家介绍
宁更献 急诊重症科主任,主任医师
专业特长:
擅长治疗各种肝病、常见传染病;对各种病因导致的肝衰竭、脓毒症、休克、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原发性肝癌等危重症的救治经验丰富;丰富了人工肝血液净化治疗方案,提高了我院整体救治能力。
疫苗作用机制
激活免疫系统产生抗体
目前,能明确引起人类肝炎的肝炎病毒分为甲、乙、丙、丁、戊型,已有疫苗可预防甲、乙和戊型肝炎,最常见的为乙肝疫苗。
疫苗的原理主要是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力,有针对性地预防病原微生物侵入。通常疫苗是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转基因等方法处理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生物制剂,用于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从而起到自动免疫作用。
正常情况下,人体在接种疫苗后,免疫系统就会被疫苗激活,产生抗体、生理活性物质等,并且产生记忆性免疫应答。当病原微生物进入到人体内部时,与疫苗类似的成分会刺激人体内免疫系统,通过获得的记忆性免疫应答,人体免疫系统会产生大量抗体,识别入侵的病原微生物或者病原微生物产生的毒素并加以清除,从而保护人体免受病原微生物的侵害。
甲肝疫苗
目前,国内应用的甲肝疫苗有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两大类。减毒活疫苗是我国利用猴肾细胞进行病毒分离传代,最后使之适应人胚肺二倍体细胞,利用体外细胞传代的低温增值以减毒,由此制备了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是用组织培养分离的毒株经细胞传代和增值后制备甲醛溶液灭活疫苗。
接种对象和禁忌人群
甲肝疫苗的接种对象为1周岁以上的儿童、青少年、医务工作者、甲型肝炎患者的家庭成员、职业性接触甲型肝炎病毒者、食品行业从业人员、去甲型肝炎流行区旅游者、男同性恋者、慢性乙型肝炎和/或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拟行肝移植术者等。
另外,减毒活疫苗无明显禁忌人群,在发热急性期,进行性慢性病情况下,应延缓接种。
强化接种可提供10-20年保护作用
1-18岁接种甲肝疫苗的剂量为0.5毫升,19岁以上的接种1毫升。单一剂量疫苗注射可产生长达一年的保护作用,如果想获得更长时间的保护,需在6-12个月时强化注射一次,可提供10-20年或更长时间的抗甲型肝炎病毒保护。
常见不良反应可自行缓解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注射部位肌肉的酸痛(发生率可高达50%)和头痛(6%-16%),偶尔可有发热,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大多可自行缓解或消退。
少数接种者可能会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格林-巴利综合征、不明原因的神经系统症状等,需要及时到医院就医。
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类型分为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和重组CHO乙型肝炎疫苗。两种都是基因工程疫苗,区别在于制作工艺不同,利用酵母细胞生产的疫苗称为重组酵母疫苗,利用哺乳动物细胞基因产生的疫苗称为重组CHO疫苗。两种疫苗接种效果相同,都可以安全使用。
接种对象和禁忌人群
新生儿应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另外,需要经常输血或血液制品者,血液暴露风险高(如长期血液透析者),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密切接触者、同性恋者、注射毒品者及医务工作者等高危人群建议接种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的禁忌人群包括对该疫苗中任何成分包括辅料过敏的人群、患有急性疾病、严重的慢性疾病、处于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目前正在发热的人群、妊娠期妇女以及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
合理选择剂次、剂量和间隔时间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阴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12小时内尽早接种10微克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在1和6个月龄时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肝疫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12小时内尽早接种10微克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同时在不同部位注射100IU乙肝免疫球蛋白,在1和6个月龄时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肝疫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状态不详母亲所生早产儿、低体重儿,也应在出生后12小时内尽早接种第1针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在早产儿或低体重儿满1个月龄后,再按0、1、6个月程序完成3针乙肝疫苗免疫。
成人建议按0、1、6个月程序接种3针20微克的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或20微克的重组CHO细胞乙肝疫苗。对免疫功能低下或无应答者,应增加疫苗的接种剂量(如60微克)和针次。对0、1、6个月程序无应答者可再接种1针60微克或3针20微克乙肝疫苗。另外,未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的妇女在妊娠期间接种乙肝疫苗是安全的。
接种乙肝疫苗后,有抗体应答者的保护效果一般至少可持续30年。
接种乙肝疫苗较少出现不良反应
乙肝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根据个人体质不同存在差异,不过,乙肝疫苗相对比较安全,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相对较少。若是个人体质比较差,有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发热,接种部位出现硬结或接种部位出现红、肿、热、痛,或出现皮疹、呕吐、腹泻等情况,部分甚至有可能发生过敏反应。一般情况下,在接种完疫苗后需留观30分钟。
戊肝疫苗
高风险人群建议完成3针全程接种
2012年10月,我国在全球率先批准上市戊肝疫苗。戊肝疫苗是基因工程大肠埃希菌中表达的戊型肝炎病毒结构蛋白经纯化、颗粒组装并加铝佐剂混合后制成,接种该疫苗后,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戊型肝炎病毒的中和抗体,从而预防戊肝。
接种对象一般为16岁以上易感人群,如慢性肝病患者,育龄期妇女、老年人、学生或部队官兵、餐饮业从业人员、畜牧养殖者、疫区旅行者等。
戊肝疫苗标准免疫为0、1、6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针后,间隔1个月及6个月注射第2针及第3针疫苗,接种部位为上臂三角肌,采用肌肉注射方式。为获得最佳保护效果,建议按规定程序完成3针戊肝疫苗全程接种。
石家庄市第五医院
与新中国同龄,有70余年治疗肝病、结核病的历史;
集传染病诊断、治疗、急救、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及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救治于一体的三级传染病专科医院;
省市医保定点医院;
无假日医院,节假日期间各种诊疗活动正常进行,方便患者随时就诊;
花园式医院,绿化率达到35%以上,是患者治疗、康复、休闲的场所。
把信任交我们手中 让健康从这里开始
- 上一篇: 别让丙肝长期潜伏伤害你!
- 下一篇: 新生儿阻断乙肝的双保险——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
相关信息